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
吉林省是中国人参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拥有野生人参、林下参和园参3大类资源。在各方努力下,近年来吉林人参出口创汇稳定。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吉林省出口人参相关产品7628万元,其中,人参主要出口至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人参浸膏主要出口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健康理念的普及,人参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抢抓人参产业新风口,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发展。“2025年起,我们对所有采收地块的人参鲜品开展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人参种植户和企业凭生产记录和检测报告入市交易,实现‘批量赋码’全程追溯。”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一方面构建完善人参质量追溯体系,持续开展人参市场秩序整治,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扩大人参应用范围,推动人参精深加工,另一方面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等相关单位,组织省内龙头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博览会、展销会等展洽活动,推动人参出圈、出海。
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有关人员也表示,2025年,该中心将把人参产业作为推动中国农产品出海的重点,进一步开拓迪拜和中东的人参市场,分析研判相关政策与法规,利用自身平台资源,组织推动人参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对接国际客户,助力知名人参品牌出海,支持线上线下人参国际营销体系建立,提升我国人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推动吉林人参在国际市场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人参原材料及人参制品企业也各显其能,采取多种方法提升品质、推广品牌、拓展客户。
标准化生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吉林省福文人参制品有限公司目前重点发展对人参须、红参须、人参、西洋参等原料参的出口经营。“为了保证人参等产品质量上乘、品牌影响不断上升,出口贸易不断增长,我们强化全流程标准化操作,实现全过程逐项检验。”该公司董事长宋恩福说,“我们还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加强对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培训,建立人参种植加工梯次的人才队伍。”
产品品种和技术的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吉林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出口人参浸膏、人参咖啡、藿香桔梗人参肽、人参酒等产品。华瑞参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用专利技术进行提取浓缩,应用“低温冷冻干燥、微粉”和人参总皂苷提取加工等工艺酶解等工艺。该公司经理李晓珍表示,公司产品已获得国际清真认证,计划未来2—3年内,在俄罗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立销售分公司,持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人参的出口创汇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吉林靖宇炳华中药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出口红参、生晒参、白混须、红混须、全须生晒等产品,2024年出口额340万美元。“为了推广产品,我们常年组织参加各类国内外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在长春、大连、海南等多省市设立销售办事处,并与中国台湾、日本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该公司总经理王建国说,“我们也通过订单、合作等方式带动了周边1120户农户和80户贫困户按标准化模式种植人参超万亩,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吉林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9个边境省份之一、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人参是该省的一张“金字招牌”。长春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11月,吉林省累计出口农产品61.89亿元人民币;出口中药材1895吨,总金额1.55亿元人民币。